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社科人文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艾·弗洛姆创作
手机扫码浏览

爱的艺术介绍

  1.推荐理由

  《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56年。

  《爱的艺术》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该书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被誉为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2.内容介绍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罗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罗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该书中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炼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3.作品目录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一)、怀疑者的认识误区

  (二)、把爱当一门艺术学习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三)、爱的对象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条件艺术实践

  (一)、爱作为实践艺术应具备的

  (二)、规范训练达到爱的艺术

  (三)、论成功爱情的本质

  (四)、论合理性信仰

  (五)、论信念与勇气

  (六)、爱在于积极的活动


  4.作品思想

  《爱的艺术》一书的贡献无疑是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错误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爱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冲动,也不再过于褊狭地指向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爱。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弗罗姆还谈了许多爱情的错误形式并在书的最后一章详细阐释了爱的实践,纪律、集中、耐心、兴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恋、积极活动分别是必要条件和特殊条件。其实,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获取爱情能力的条件,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理性生活的条件,不论一个人是不是打算去爱别人,只有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并有着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需要去获得这些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收获快乐和对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个庸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该书指出“爱”是可以通过耐心学习而得来的一门艺术,类似于对艺术的感受力,爱情、母子之爱、朋友之爱,都是走向完善价格、丰富灵魂的人生实践。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思考与回答。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全书旨在告诉人类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关于爱的企图和想法都会失败。而爱首先是给予,是爱他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永远不会得到爱的满足。


  5.作品影响

  《爱的艺术》于195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即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版又由英国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1962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随后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2年分别重版重印。

   截至2015年,《爱的艺术》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


推荐好书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资源,下载链接均指向官网或第三方平台,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仅为方便书友分享!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或建议,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支持!

孽子 金色梦乡